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发兵赵魏

不过他面上极为恭敬客气,尽心地带我参观详解。

“少府文书大多藏于咸阳宫中,常年有人在那里值守管理。至于平日群臣奏章,待王上批阅后,不需要返还的,便存放于此间书库之中。”

赵章带我来到了一个足有两层楼高,占地与体育馆相当的建筑前。我对这个时代基建能力的认识,在我看到各国王宫,黄河上的楼船,横跨渭水的大桥时便已经习以为常了。所以见到这栋建筑我也很淡定。

赵章与守在门口的小吏打了个招呼,掏出钥匙打开了门。

进门时有一股木头的味道铺面而来,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巨大的架子,上面堆满了竹简。

“这边是历年来的群臣章奏,这边是尚书吏记下来的廷议问对。”

简直就是个藏书库,尚书官署的藏书库就这么大,咸阳宫内的藏书处不知又是何等规模,抽空可以过去看一下。

从藏书库出来,就看到前院里放着好数十个大箱子,小吏们正在将竹简放入箱子中。

“这是今日的章奏,已经是第五车了,要送去相邦大人府上的。”赵章解释道。

我点点头,吕不韦看了章奏后,会整理向嬴政和赵太后汇报。如今太后带着嫪毐搬去了雍城,便只是向嬴政汇报了。但是这只是个形式而已,想也知道,吕不韦会先将章奏看一遍,群臣还有敢在章奏中言他之过的人吗。更别说他会不会将于自己不利的消息压下,或者修饰一番再行禀告了。

“一日要送几车?”看着搬竹简的人气喘吁吁的模样,我皱了皱眉,竹简这个载体啊,拿在手里手感很好,但单位体积的信息量确实太低了,牵扯到大量文书的时候就非常不方便。

“少时六七车,多时十余车,到了各地章奏汇聚的时候,那数十车都是不够的。”

我摇了摇头,话说纸怎么做的来着,应该是木头吧?要不要得空研究一下?

我之前的尚书令年纪大退休了,之后便一直是赵章在管理,所以他名为尚书丞,其实干了好几年尚书令的活。如今我初来乍到,自然仍是他在管理,我一时倒也无从插手。

尚书令虽手下也有百余人,但在廷议之上,也只能站在最末的靠门位置,离嬴政最远的地方,幸好我这一世没有近视,不然连脸都看不清。

燕赵之战的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到咸阳,李牧率领赵军连夺燕国两城,燕王即刻命剧辛领兵十万驰援,赵国这边也是又派出了一支军队两路夹击。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